草莓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
草莓炭疽病危害叶片、叶柄、花瓣、果实、根系。可造成果实腐烂和植株萎蔫;造成根部腐烂变为黑褐色;叶片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;叶柄受害出现黑色病斑,病斑凹陷呈纺锤形。
发生规律:草莓炭疽病的病菌生长适宜温度在28℃左右,连作地块发病重;偏施氮肥,草莓生长旺盛,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炭疽病;随雨水及浇水溅起的水沫传播,夏季大雨过后常造成此病爆发;丰香、章姬(甜宝)品种发病较重
**用药要点:复配生物菌一起使用;抓住中草药制剂的高浓度用、缩短间隔期用、复配用的几个特点用药。
发现病情后,对病株及病株周边的地块用青枯立克90-150倍+大蒜油1000-1500倍进行喷雾2-3次,间隔3-5天,同时也灌根1-2次 (根据病情,青枯立克的喷雾可提到1天喷1次,连续喷雾2-3天);病情严重的可复配其它化学药。其他未发病区域同时用青枯立克150倍+大蒜油1000倍喷雾预防。
炭疽病是草莓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,尤其我国南方地区。该病主要危害匍匐茎和叶柄、叶片、花、果实也可染病。发病初期,病斑水渍状,呈凹陷的纺锤形或椭圆形,大小3-7mm,后病斑变黑色,或*褐色,边缘红褐色。叶片、匍匐茎上的病斑相对规则整齐,很*识别。匍匐茎、叶柄上的病斑可扩展成环形圈,其上部萎蔫枯死。一般在7-9月发病,气温高的年份可延续到10月份。降雨加重该病的发生,往往导致死苗。
草莓炭疽病防治要点:以选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,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。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,降低湿度,增强植株长势;防止偏施氮肥,控制植株徒长;注意通风换气,防止过干过湿;发现病株后要及时摘除病叶、病茎、枯老叶等带病残体,并集中处理;发现病情可利用速净(或靓果安)70-150ml+大蒜油15ml+**硅兑水30斤喷雾,3天喷施1次,连喷2-3次,病情严重的可适当复配当地化学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