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洋鹃怎么养?西洋鹃养殖注意事项
1、场地:栽培西洋鹃需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:室内是为了冬季防寒,最冷不低于-2~-3℃,室外是为了度夏,在室外创造一个半阴而凉爽的生长环境。地面要有排水坡度,花盆放在搁板上。
2、选盆:生产上多用瓦盆。栽培时要尽量用小盆以免因西洋鹃根系浅而造成浇水失控,不利生长。
3、用土:西洋鹃养殖多用黑土。此外,用泥炭土、腐叶土、锯末等配制的混合土,只要pH值在5.5—7之间、通透性好,富含腐殖质也可。
4、上盆:多在春季出房时或秋季进房时进行,西洋鹃上盆后放阴处几日,再搬到知觉位置。幼苗期每2—3年换盆1次,10年后可3—5年换盆1次。老棵则可多年不换。
5、浇水:据天气情况,灵活掌握。水质应偏酸。如用自来水需在缸中存1—2天再用。11月后可少浇水,2月下旬浇水增加,3—6月需1次/日,不足时傍晚补水,盆中积水要及时倒水,7—8月要随干随浇,还要在午间在地面、叶面喷水,9—10月也要注意浇水。
6、施肥:要求薄肥勤施。西洋鹃常用的肥为草汁水、鱼腥水、菜籽饼。施肥一定要在春秋两季,春季花开过后,四五月份;秋季开花前十至十二月份。春天施肥,以氮肥为主;秋天要以磷肥为主;如发酵过的牛奶、豆饼、鱼肚肠、水果皮等。
西洋鹃养殖注意事项
西洋鹃的管理主要是当心夏天,特别是高温天气,一定要放在阴凉通风处,每天浇一到二次水,保持花盆不干就行。西洋鹃耐寒春秋季最好养,冬天零下五六度放在室外冻不死。温度高低与开花早晚有关,一般天冷了将花移至室内,窗台或靠窗处,见点光就行,无需搬进搬出,一直可至春天,盆土保持不干不浇,浇必浇透,浇水时叶面也喷点水。
西洋鹃的株体一般为10~20厘米高,如果不进行摘心等操作任其成长,也可超过20厘米,朋友们可根据自己需要对西洋鹃盆栽进行修剪。
西洋鹃的花语——永远属于你西洋鹃的花语——代表爱的喜悦,据说喜欢此花的人纯真无邪。西洋鹃的箴言是当见到满山西洋鹃盛开,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。花语:爱的欣喜,节制,节制欲望花色含意:爱的喜悦白色:被爱的欣喜它的花语为「节制」,最大的原因就是,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绽放,即使西洋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。而不是花季时,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。
怎样嫁接西洋鹃
利用毛鹃做砧木,进行西洋鹃嫁接可达到生长快、开花早的目的。
用2—3年生健壮紫色杜鹃或毛白杜鹃作砧木,离砧木基部上端6—10厘米光滑处,用嫁接刀斜切一刀〈长度约1厘米,深以切入木质部1/3为度〉。
同时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已呈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嫩枝做插穗,除去下部叶片,留顶叶3—4片。
并将每片顶叶修短1/3或1/2,再把接穗基部削成楔形,嵌入砧木接口处,形成层对准,用塑料薄膜带牢扎。然后用塑料袋把嫁接部位和接穗全部套上,两端用线扎紧,放置半阴处,进行日常养护管理,暂不施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