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抓好山羊的日常管理
入秋以来,天气变化大,温差也大,山羊养殖户应做好羊群的管理工作。
秋天是母羊配种的黄金季节,为提高羊群产羔率和产肉率,根据许多专业养殖户的实践经验,须认真抓好以下五项工作:
一是抓好配种。秋季母羊膘情好,发情正常、排卵多、易受胎、有利于胎儿发育、抓好母羊配种可以提高受胎率和产羔率。母羊1岁半即可配种。母羊发情表现为减食、鸣叫不安,外阴部潮红肿胀,阴道流出分泌物、频频摇尾、发情持续期为12天,以发情后30小时左右配种较好。
二是抓好补料。羊群白天放牧,夜间应补喂适量营养丰富、适口性好的精料,以利促长催膘。孕羊中期每天每只补精料0.2~0.3公斤,后期0.45~1公斤;哺乳母羊前期每天每只补充精料0.5公斤,中期减至0.3~0.45公斤,产双羔母羊补0.7公斤。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草,供给足够的饮水,添加适量的食盐。
三是抓好放牧。早秋天气早晚凉爽中午热,放牧时应坚持早出牧,中午避暑,晚收牧,适当延长放牧时间;中、晚秋有霜天气晚出牧晚收牧;无霜天气早出牧晚收牧。不饮污水,每天坚持饮2次井水或泉水。晚秋季节放牧还要注意保暖,山区应将羊群领到牧草长势较好的阳坡地放牧。
四是抓好保胎。严防孕羊受惊吓,不让其发生急跑、跳沟等剧烈活动,特别是在出入圈门或补饲时要防止互相挤压;禁喂发霉、变质和有毒饲草,严禁空腹饮凉水;怀孕后期严禁防疫注射。对有习惯性或先天性流产母羊,宜在一定时间注射兽用保胎针。
五是抓好防疫。秋季应在羊群配种前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对羊群进行一次驱虫,同时注射疫(菌)苗预防传染病。羊舍要勤*残渣残草、保持干燥清洁,定期用2%火碱溶液、3%石炭酸或2%福尔马林液消毒。经常刷拭羊体,以加强血液循环、增强抗病能力。若羊群因吃了再生青草和豆科牧草而发生肚胀和中毒,应及时在肋部穿刺放气,一次内服鱼石脂5克和酒精20毫升,加水100毫升。
上一篇:常见的羊病问题 下一篇:没有了 ?
见的羊病问题
1、烂蹄
山羊烂蹄病,是粪便和泥泞中的坏死厌氧丝菌引起的山羊羊蹄冠腐烂。病羊跛行,蹄冠肿胀、溃烂、化脓、坏死脱落,如不及时**,山羊会消瘦而死。**时,先用清水洗净羊的烂蹄,再用10%的硫酸铜溶液消毒。
**方法:①取生桐籽5颗去掉外壳后捣碎,敷于患处,用纱布包扎固定,5天换一次,2-3*。②先将桐油100克煎沸,冷却,再取人的头发10克用火焙枯研成细末,并取冰片、乳香、没药各10克研成细末,然后与冷却的桐油及头发末掺和一块,调成糊状,敷于患处并包扎好,每周换一次,2-3次可缓解山羊烂蹄病。
2、烂嘴
烂嘴开始在嘴角发生,逐渐蔓延到整个嘴唇,并有厚痂皮的泡疹,重者口腔肿胀、溃烂,不能采食。
**山羊烂嘴的方法(先用竹片刮去痂皮消毒后**):①用草木灰适量加桐油调成糊状涂搽。②用野芋头捣碎浸泡人尿后连涂5天有奇效。③用香蕉或芭蕉果皮烧成灰,加煤油调成糊状涂搽。④三月泡桐叶晒干研粉敷山羊烂嘴处,每天2次,3*。
3、感冒
山羊感冒后,流鼻涕,磨牙,不安乱走,体温不正常,有时咳嗽。**方法:①取大蒜25克,茅草根100克,茶辣籽5粒,加水1公斤,煎煮后取汁灌服。②还可以灌服十滴水,成羊每次1支,小羊适量。
4、咳嗽
寒冷天气受寒或异物刺激引起,病羊流鼻涕,持续性咳嗽。**方法:用蜈蚣泡菜油冲温开水给病羊灌服,视羊大小,灌服适量,一般咳嗽一次见奇效。
5、眼痛
发病初期流眼泪,眼睑紧闭,结膜红肿,以后分泌物逐渐增多成黏胶状,角膜发炎,严重者失眠。**方法:①取蛇蜕的皮烤成灰,研细末加盐,吹入眼中,每天2次,连用此法1周有效。②取黄连、五倍子各50克,明矾20克,加500克水煎煮后,洗患处,每天3次,3天可痊愈。
6、肚胀
由于吃了过多的豆科青料,或是突然改变了饲料,胃内异常发酵所致。病羊反刍停止,腹部急剧鼓胀、疼痛不安。**方法:①用竹笋酸水1公斤,1次灌服,同时在羊嘴内横放一根木棒,使羊自然排出气体。②用鱼石脂10克加白酒50克,待鱼石脂溶解后加冷水500克,混合后1次灌服即见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