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范围:
①叶菜大棚防虫网覆盖栽培,叶菜是城乡居民夏秋季喜食用的蔬菜,具有生长快,周期短的特点,但露地生产虫害多,农药污染严重,市民不敢食用。使用大棚防虫网覆盖栽培可大大减少农药污染。
②茄果类、瓜类大棚防虫网覆盖栽培。茄果类、瓜类夏秋季易发生病毒病,应用大棚防虫网后,切断了蚜虫传毒途径,减轻病毒病的危害。
③育苗。每年的6-8月,是秋冬季蔬菜的育苗季节,又是高湿、暴雨、虫害频发期,育苗难度大。使用大棚防虫网后蔬菜出苗率高、成苗率高、秧苗素质好,从而赢得秋冬蔬菜生产的主动权。
应用效果:
①经济效益。大棚防虫网覆盖,可实现蔬菜生产不打药或少打药,因而省药、省工节本。使用大棚防虫网,虽增加了生产成本,但由于大棚防虫网使用寿命长(4-6年),年度内使用时间长(5-10个月),且可多茬使用(种植叶菜可生产6-8茬),每茬投入成?{低(灾害年份效果更为明显)。蔬菜品质好(无或少农药污染),增产效果好。
②社会效益。大大提高了夏秋季蔬菜的防虫、抗灾能力,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各级**、菜农、市民的蔬菜伏缺难题,其社会效果是不言而喻的。
③生态效益。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。化学农药防治效果显着,但却暴露出众多弊端。农药的频繁使用,造成了土壤、水、蔬菜的污染,每年因误食受农药污染的蔬菜而导致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;害虫抗药性增强,防治难度越来越大,小菜蛾、斜纹夜蛾等害虫甚至发展到无药可治的地步。而防虫覆盖栽培,则是通过物理防治的办法来达到防虫的目的。
覆盖效果
1)调节气温和地温。据试验,25目白色大棚防虫网下,大棚温度在早晨和傍晚与露地持平,而晴天中午高温条件下,则网内温度比露地高约1℃,大棚10cm地温在早晨和傍晚时**露地,而在午时又低于露地。
2)遮光调湿。25目白色大棚防虫网的遮光率 15%-25%,低于遮阳网和农膜。银灰色大棚防虫网为37%,灰色大棚防虫网可达45%。覆盖大棚防虫网,早上的空气湿度**露地,中午和傍晚时都低于露地。网内相对湿度比露地高5%左右,浇水后高近10%,特别适合于夏、秋栽培用。
3)防霜、防冻。早春3月下旬至4月上旬,大棚防虫网覆盖棚内比露地气温高1~2℃,5cm地温比露地高0.5-1度,能有效防止霜冻。
4)防暴雨、抗强风。夏季强风暴雨会对蔬菜造成机械损伤,使土壤板结,发生倒苗、死苗现象。覆盖大棚防虫网后,由于网眼小、强度高,暴雨经大棚防虫网撞击后,降到网内已成蒙蒙细雨,冲击力减弱,有利于蔬菜的生长。据测定,25目大棚防虫网下,大棚中风速比露地降低15%-20%。 30目大棚防虫网下,风速降低20%-25%,因而大棚防虫网具有较好的抗强风作用。
5)防虫、防病毒病。覆盖大棚防虫网后,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虫、小菜蛾、甘蓝夜蛾、甜菜夜蛾、斜纹夜蛾、棉铃虫、豆野螟、瓜绢螟、黄曲条跳甲、猿叶虫、二十八星瓢虫、蚜虫、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,控制由于害虫的传播而导致病毒病的发生。
6)增产增收,提高品质。据试验,25目白色大棚防虫网大棚覆盖的产量较高,可增产30%左右;网内青菜农药污染少、无虫眼、清洁、少泥,收获期比露地提前4-5 d,商品性好。
7)保护天敌。大棚防虫网构成的生活空间,为天敌的活动提供了较理想的生境,又不会使天敌逃逸到外围空间去,这为应用推广生物治虫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