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茱萸的种植:追肥
育苗地苗期追施1~2次肥料,一般以人粪尿为主,入冬前第二次追施腐熟的厩肥一次,每次追肥与浇水同时进行。定植后每年早春和秋后各追肥1次,每次结合浇水同时进行。
苗期管理① 中耕锄草中更除草时间的选择,根据土地情况而定,一般每年2-3次。锄草时以浅锄,避免伤及幼苗的根部。② 排、南方雨水过多,应注意排灌沟渠的畅通。如遇天旱,可采用蓬灌系统进行浇水。蓬灌系统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浇水方式,可使浇水工作达到均匀而适量。保持土壤湿度在50%-60%就可以了。③ 追肥一年中在7月份和11月份各施肥1次。按照氮、磷、钾平衡的翠姆复合肥。培育一年后,苗高30厘米以上,就可以进行定植了。
山茱萸的种植:追肥
育苗地苗期追施1~2次肥料,一般以人粪尿为主,入冬前第二次追施腐熟的厩肥一次,每次追肥与浇水同时进行。定植后每年早春和秋后各追肥1次,每次结合浇水同时进行。
山茱萸的种植:繁殖方法
以种子育苗移栽为主,也可嫁接、压条繁殖和扦插繁殖。
1.种子育苗繁殖
9~10月份,采集成熟的果实,选果实大、果肉肥厚、无病虫害的果实,剥去果肉,取出种子,立即进行秋播。否则,种子干燥就难以发芽,必须再经过处理才能发芽。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干燥种子,才能提高山茱萸的发芽率。
砂藏催芽法:年秋后选择地势高燥的向阳处,挖长宽各1米,深30厘米的坑,坑底先铺一层细沙,上铺一层种子,如此铺5~6层,上面土层厚约7厘米,并覆盖杂草,经常保持湿润。翌年春,待种子有50%裂口时取出播种,播后约20天出苗。
尿水催芽法:人尿一半加水一半,混合成尿水液,放入缸内,将种子放入尿水混合液中浸泡20~30天,取出种子,洗净后与草木灰拌种,播种后约25天出苗。
漂催芽法:将新鲜种子置水缸中,每500克种子用漂10克,加水浸泡,加水量要高出种子10厘米,用木棒每日搅拌4~5次,以除去种子外壳的蜡质。浸泡3天后,捞出拌上草木灰进行播种,约30天出苗。
播种,在耙织整平的苗床上,于3月中旬作1.2米宽的高畦,按行距12厘米开横沟,播种沟深4厘米,将处理过的山茱萸种子顺沟均匀撒入,上面覆盖草木灰1~1.5厘米,再盖细土1.5厘米,稍后再盖一层杂草。保持土壤湿润,20天左右即可出苗。当年未出苗的种子第二年陆续出苗,待苗出齐后,及时浇水,中耕除草,幼苗长出3~4对真叶时,进行间苗,每隔10厘米留1株壮苗。6~7月各追施一次肥料,以促进枝梢旺盛生长。每次中耕除草与浇水追肥同时进行。当苗高1米左右时,即可出圃定植移栽到大田,育苗1公顷,需种子450~525千克。
2.嫁接繁殖
山茱萸实生苗,通常要8~10年才能结果,周期很长。嫁接苗2~3年就可以结果。因此,采用嫁接苗栽植山茱萸是发展生产的办法。砧木采用山茱萸实生苗,选择山茱萸产量高、果实大、果肉肥厚、生长健壮、一年生的枝条作接穗。枝接2~3月份,芽接7~8月份。
枝接采用切接法,芽接采用“T”字形接法,要求接穗削面要平滑,接穗与砧木切口的一边形成层要对齐。一般芽接成活率80%,枝接成活率75%左右。3.压条繁殖 于秋季采果后或早春萌发前将生长健壮的根际周围萌蘖的枝条,弯曲后埋入15厘米深的,枝条入土处割伤,用枝杈固定后,覆盖细土15厘米,枝条头部露出地面,压后勤浇水。第二年或第三年割离母株,另行定株。
山茱萸的种植:整形修剪
大部分采用自然开心形和主干分层形两种丰产树形。
自然开心形
山茱萸定植1~2年后,从丛生枝中选留1个生长粗壮的枝条,离地面1米处剪去顶梢作主骨架。年当夏季枝条抽发20厘米时,分三个不同的方向选留生长健壮的3个枝条作为主枝,第二年夏季,在主枝叶腋间选留2~4个分枝,培养成为副主枝,使其向不同的方向生长。依次延长顶梢,在副主枝上放出侧枝。通过3~5年整修,就能形成树冠扩展,外圆内空,透光通风,低于矮冠,采果方便,稳产高产的山茱萸树。
主干分层形
选直立粗壮的茎作为主干,定干高度60~80厘米,树体高度控制在3米左右。于年选留3~4个分布均匀并向不同方向生长的健壮侧枝,培育成为层主枝,按照此法连续3年,共培养三层主枝。后短截主干枝,控制生长高度,矮化植株,培育数量较多的果枝,使山茱萸高产。
山茱萸的种植:和微量元素的应用
为了提高坐果率,在盛花期至幼果期喷施10~30毫克/升P51,可提高坐果率18%;喷30毫克/升赤及D-萘乙酸能提高坐果率6%;喷0.1%~0.2%硼酸能提高坐果率5.4%。应用务必几种药交叉使用,单应用效果欠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