栽培技术:
露地
整地
整地、施肥腐熟的有机肥5立方米,过25~30公斤或磷酸二铵10~15公斤(过5-5公斤每立方米,磷酸二铵2-3每立方米)。定植前翻耕作畦,畦宽1.2米,高15厘米以上,并地膜覆盖。
定植
定植期的确定:在确保定植后不受冻的前提下尽早定植,承德地区一般在4月末5月初定植。温度指标要求:夜温高于5℃,0~10厘米处土壤温度高于12℃。秋露地黄瓜采用直播的方法。
定植密度:4000~4500株/亩,大小行定植,小行距40厘米,大行距80厘米,株距25~30厘米,用暗水法定植。
管理
插架。定植后及早插架,防风抽苗,插架可采用花架或人字形架,距离根部8~10厘米左右。
绑蔓。采用“8”字方法绑蔓,防治磨伤茎蔓和茎蔓下垂。每2~3节绑一次,应在下午进行,上午茎蔓易折断,绑蔓的松紧度应抑强扶弱,对于生长势强的植株适当绑得紧一点,并使生长点高矮一致。
整枝与掐尖。主蔓结瓜的应去掉所有的侧枝,侧蔓结瓜的在结瓜后留一至两片叶掐尖,并打掉所有的卷须。当茎超过架头时要及时掐尖,促进下部瓜的生长,也可以采取扭尖的方法抑制上部生长。
肥水管理。及时浇水与中耕,水量多少及次数依天气、生育期而定。缓苗水在植后5~7天浇;坐瓜前控水、中耕、蹲苗;根瓜长10~12厘米时浇催瓜水;结果期浇水每5~7天浇一次。追肥的原则是前轻后重、少量多次,催瓜肥在根瓜坐住后追施,盛瓜肥在根瓜采收后进行。提倡使用有机肥追肥。
采收:
黄瓜适于早采,单瓜重前期100~150克,中后期150~250克,尤其根瓜必须早采,使上部的瓜和蔓同时生长。前期连阴天应当及时早采,防治植株早衰或得病。
雌雄同株。雄花:常数朵在叶腋簇生;花梗纤细,长0.5~1.5厘米,被微柔毛;花萼筒狭钟状或近圆筒状,长8~10毫米,密被白色的长柔毛,花萼裂片钻形,开展,与花萼筒近等长;花冠黄白色,长约2厘米,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急尖;雄蕊3,花丝近无,花药长3~4毫米,药隔伸出,长约1毫米。雌花:单生或稀簇生;花梗粗壮,被柔毛,长1~2厘米;子房纺锤形,粗糙,有小刺状突起。
黄瓜(学名:Cucumis sativus L.)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。茎、枝伸长,有棱沟,被白色的糙硬毛。卷须细。叶柄稍粗糙,有糙硬毛;叶片宽卵状心形,膜质,裂片三角形,有齿。雌雄同株。雄花:常数朵在叶腋簇生;花梗纤细,被微柔毛;花冠黄白色,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。雌花:单生或稀簇生;花梗粗壮,被柔毛;子房粗糙。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,熟时黄绿色,表面粗糙。种子小,狭卵形,白色,无边缘,两端近急尖。花果期夏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