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花果喜温暖干燥,喜光性强,忌寒冷阴蔽。一般在年均温15℃以上,冬季冷月均温8℃以上,夏季热月均温20℃左右,5℃以上年生物积温1800℃,适于生长;如是大斜坡地或陡坡地,应先修筑梯地或鱼鳞台,做好水土保持。栽时要塘大肥足,苗壮根好,深度适宜。普通型品种自花授粉能结实,可以不配授粉树,但原生型、斯密奶型和中间型三类品种,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低,则需配置异花品种授粉。
无花果适宜于整成多主枝自然开心形及有主干的元形层。其定干高40~60厘米,灌木形或匍甸形,在离地lO~15厘米处定干,保留4~5个生长方向不同的主枝,构成树冠。树冠中一般不致过分密集,疏剪尽量从轻。对于冬果为主要收获品种的结果母枝,忌行短截。冬季受冻的枯枝及时剪除。
无花果根系发达,比较抗旱,但因叶片大,枝叶生长旺,水分蒸发量大,故需水量多。因此,必须根据墒情及时补充水分。无花果主要的需水期是发芽期、新梢速长期和果实生长发育期。方法除传统的沟灌、穴灌外,有条件的可进行滴灌和喷灌。无花果一次不宜过多,尤其是果实成熟采收期,要避免土壤干湿度变化过大,应始终保持稳定适宜的土壤湿度,以免导致裂果增多。另外,无花果抗旱力强,耐涝性弱,在梅雨季节要特别注意及时排水,雨后及时划锄松土。
秋季栽种无花果,在秋季落叶后,立即起苗定植,但冬季应注意培土防寒。定植密度可根据整枝方式、设施类型等来确定。塑料大棚南北行、日光温室东西行栽植,一般栽植行株距为2~3米×1.5-2.5米。苗木栽植时应注意深挖穴,施足底肥,修剪根系,填土提苗,踩实,浇足水,根颈培土稍**地面,然后用1米见方的地膜覆盖树盘。
无花果的种植中,光照有很大的作用,对如果无花果长期处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,就很难结果。所以一般每枝条在7-9片叶时打**一次,8月中旬再打**一次,并摘除8月下旬及以后着生的幼果,提高通风透光性,少留枝条。
盆栽的无花果种植修剪很重要,如果没有对无花果进行合理整形修剪,会造成无花果只长叶、不结果。这是因为没有及时进行修剪,无花果的营长过旺,消耗过多的养分,终抑制了生殖的发育,造成可不结果的后果,所以一定要及时的对生长旺盛的枝条及时摘心,这样可以促进结果枝的形成。
无花果树是在当年生新梢上结果,除秋末在新梢**部的叶腋内、分化花托原始体,*2年继续分化并开花形成春果外,新梢生长的同时,由新梢基部向上还能依次形成花托结果,长成夏果和秋果。这是无花果树能丰产的原因,因此,修剪无花果。处理枝条时应慎重短截,尽量少短截。
疏剪枝条要根据不同的目的,进行疏剪。疏剪枝条时应根据修剪目的,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。无花果一年生枝(徒长枝除外),几乎都可成为结果母枝,在结果母枝上着生结果枝。因此,应本着选优去劣的原则,疏除过密枝和细弱枝。为了稳定结果面积,延缓结果部位外移的速度,从枝条基部自下向上,把长势弱的侧枝和辅养枝,加以疏除,促使萌发新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