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菜在西部及西南地区较常见,四川渠县地区为著名,这里生产的黄花菜,品质很高,受到港商的极大欢迎,每年夏季收麦时节,亦是黄花盛开的时节,遍地黄花,引来蜂蝶无数,实为美景,在庆阳东部的各个区域,都有广泛的种植,黄花菜根含有大量的,牛羊误食后起初会出现失明,然后腹胀如鼓,终死亡,所以黄花菜根要妥善处理,由于黄花菜的成熟时节正是农忙时节,加上受天气条件限制,基产量常会出现很大的浮动,因此,价格也经常产生很大的差异。
黄花菜种植时间
种植黄花菜以春秋两季为好,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5度,晚上不低于12-15度,1周可出苗,出苗后逐渐降低棚温,适应外界气候,防止幼苗徒长。
移栽黄花菜适合的季节有两个:一是早秋时期,即花蕾采摘完毕后到秋苗萌发前的这个时期;另一个时期是冬季降霜后从秋苗凋萎起,到翌年春苗萌发前的冬季休眠期。
黄花菜,又名金针菜、萱草、忘忧草,为百合科植物,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史。它的花蕾,也就是黄花菜,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食。因其花瓣肥厚,色泽金黄,香味浓郁,食之清香,爽滑,嫩糯,常与木耳齐名,均为“席上珍品”
黄花菜适应性较广,平原、山岗、土丘等都可栽植,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。黄花菜的品种也比较多,有不少抗病力强,产量高的品种,如白花、猛子花、荆州花、大乌嘴等。黄花菜在一年中任何季节栽植都能成活,除盛苗期和采摘期不宜栽植外,其余时期均可栽植。
以上是黄花菜的特性,农民朋友必须要了解,因为黄花菜的品种不同、地区地质不同、气候条件不同所需要的种植时间也不尽相同。
防治方法:
(1)收获后及时清除烧毁病残物,以减少菌源。
(2)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,提高植株根系活力,增强抗病力。
(3)及早喷药,预防控病。按“无病早防、见病早治”的要求,连续交替喷药防治。用叶叶青一包兑水150市斤或英纳一包兑水400市斤,连续喷雾2-3次,每隔7-10天一次。
黄花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薹。叶片发病,多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褐色小点,后沿叶脉向上下蔓延,形成褐色条斑,边缘赤褐色,深褐色,上密生小黑点,严重时全叶枯死。花薹感病,多在距地面35厘米左右处出现病变,初为水渍状小点,后变褐色至深褐色椭圆形或长圆形斑点,病斑边缘深褐色,病部密生小黑点,严重时花薹变黄枯死。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,借风雨传播;田间一般4月下旬开始发病,5-6发病加快,多雨高湿发病严重。另外,叶螨为害重的地块病害亦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