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地整地:
选向阳避风、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、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。房前屋后、田边沟旁、低山区与丘陵地块都可栽培。栽前每公顷施厩肥45000千克,过磷酸钙300千克翻入土内,整平耙细,然后挖穴,每穴再施入人粪干1千克,稍覆土后再移栽。
育苗
吴茱萸的繁殖分种子、扦插、分株等多种方法。今天主要针对初次种植,想发展此产业的地区讲解一下种子繁殖。此方法在二三月份进行。育苗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。
1、 选地整地
在育苗地上撒上一层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,每亩(667平方米)约3000~4000千克。然后用旋耕机对苗圃地深耕25~30厘米,将土翻松耕细。用锄头作成宽130厘米左右的畦。在畦上开浅沟,沟宽8-10厘米,沟深3-5厘米。
2、 播种
①种子处理
我们选用的是吴茱萸成熟果实的种子。播种前将种子撒上浓度为80%的多菌灵,每千克撒60克左右,用手搅拌均匀,这样可以防止入土后的种子发生霉变。
②播种
播种时通过拇指、食指和中指的捻动,使种子较为均匀的落在条沟里。种子的发芽率在60%左右,播种量为每亩13克左右,之后覆土,浇透水。
一到两个月后,长到5~10cm高的时候,这便进入了苗期的管理阶段。
3、 苗期管理
① 中耕锄草
中更除草时间的选择,根据土地情况而定,一般每年2-3次。锄草时以浅锄,避免伤及幼苗的根部。
② 排、灌水
南方雨水过多,应注意排灌沟渠的畅通。如遇天旱,可采用蓬灌系统进行浇水。蓬灌系统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浇水方式,可使浇水工作达到均匀而适量。保持土壤湿度在50%-60%就可以了。
③ 追肥
一年中在7月份和11月份各施肥1次。按照氮、磷、钾各占33%的比例施入复合肥,每亩(667平方米)约施15-20千克。
培育一年后,苗高30厘米以上,就可以进行定植了。
山茱萸的种植:追肥
育苗地苗期追施1~2次肥料,一般以人粪尿为主,入冬前第二次追施腐熟的厩肥一次,每次追肥与浇水同时进行。定植后每年早春和秋后各追肥1次,每次结合浇水同时进行。
山茱萸的种植:追肥
育苗地苗期追施1~2次肥料,一般以人粪尿为主,入冬前第二次追施腐熟的厩肥一次,每次追肥与浇水同时进行。定植后每年早春和秋后各追肥1次,每次结合浇水同时进行。
山茱萸的种植:繁殖方法
以种子育苗移栽为主,也可嫁接、压条繁殖和扦插繁殖。
1.种子育苗繁殖
9~10月份,采集成熟的果实,选果实大、果肉肥厚、无病虫害的果实,剥去果肉,取出种子,立即进行秋播。否则,种子干燥就难以发芽,必须再经过处理才能发芽。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干燥种子,才能提高山茱萸的发芽率。
砂藏催芽法:年秋后选择地势高燥的向阳处,挖长宽各1米,深30厘米的坑,坑底先铺一层细沙,上铺一层种子,如此铺5~6层,上面土层厚约7厘米,并覆盖杂草,经常保持湿润。翌年春,待种子有50%裂口时取出播种,播后约20天出苗。
尿水催芽法:人尿一半加水一半,混合成尿水液,放入缸内,将种子放入尿水混合液中浸泡20~30天,取出种子,洗净后与草木灰拌种,播种后约25天出苗。
漂催芽法:将新鲜种子置水缸中,每500克种子用漂10克,加水浸泡,加水量要高出种子10厘米,用木棒每日搅拌4~5次,以除去种子外壳的蜡质。浸泡3天后,捞出拌上草木灰进行播种,约30天出苗。
播种,在耙织整平的苗床上,于3月中旬作1.2米宽的高畦,按行距12厘米开横沟,播种沟深4厘米,将处理过的山茱萸种子顺沟均匀撒入,上面覆盖草木灰1~1.5厘米,再盖细土1.5厘米,稍后再盖一层杂草。保持土壤湿润,20天左右即可出苗。当年未出苗的种子第二年陆续出苗,待苗出齐后,及时浇水,中耕除草,幼苗长出3~4对真叶时,进行间苗,每隔10厘米留1株壮苗。6~7月各追施一次肥料,以促进枝梢旺盛生长。每次中耕除草与浇水追肥同时进行。当苗高1米左右时,即可出圃定植移栽到大田,育苗1公顷,需种子450~525千克。
2.嫁接繁殖
山茱萸实生苗,通常要8~10年才能结果,周期很长。嫁接苗2~3年就可以结果。因此,采用嫁接苗栽植山茱萸是发展生产的办法。砧木采用山茱萸实生苗,选择山茱萸产量高、果实大、果肉肥厚、生长健壮、一年生的枝条作接穗。枝接2~3月份,芽接7~8月份。
枝接采用切接法,芽接采用“T”字形接法,要求接穗削面要平滑,接穗与砧木切口的一边形成层要对齐。一般芽接成活率80%,枝接成活率75%左右。3.压条繁殖 于秋季采果后或早春萌发前将生长健壮的根际周围萌蘖的枝条,弯曲后埋入15厘米深的,枝条入土处割伤,用枝杈固定后,覆盖细土15厘米,枝条头部露出地面,压后勤浇水。第二年或第三年割离母株,另行定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