翁源鹰嘴桃历史悠久,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。连平盛产多种水果,据《连平州志》记载,在明朝,这里就出产桃、李等水果,可见连平有悠久的种桃历史,距今已有400余年。连平人十分喜欢桃,在连平流传这样一首客家民谣“食桃饱,食李衰(读音Sui,造成身体衰败的意思),食了杨梅叫(哭)得(着)归”。在当地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会种上几棵桃树,但这种本地原始桃属于小鹰嘴桃,个头比较小,可食用部分少,甜度较低,外观色泽较暗,而且由于栽培技术不统一,桃果的品质参差不齐,差异较大。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,连平县上坪镇的一些村民开始尝试对当地的桃树品种进行改良,经过悉心栽培、提纯复壮,品质得到改良。
传说一千多年前,晚唐诗人邵谒,年轻时在广东翁源的三华
地段,选择一江心巨石,修筑书堂苦读。堂外流水哗哗,堂内书声琅琅。有一天,附近的九仙嶂有一位仙翁云游到此地,见邵谒神情疲困仍手不释卷。仙翁感动至较,便赠送青果一只。邵谒吃完青果,顿觉困意全消,神清气爽。他急忙捡起果核,栽种于江边的鸭麻湖畔。后来,这种青果因“三华”地名而被人们称为“三华李”,世代相传;邵谒昼夜苦读的书堂巨石,就是名流千古的“书堂石”。
三华李苗种植,*韶关三华李苗!!翁源三华李苗!!三华李原产于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村,清嘉庆《翁源志》、《韶州府志》、《辞海》均有记载。每年初春开花挂果,“夏至”前后成熟。三华李果大、肉厚、无渣、核小、具有清甜、爽脆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气味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适量的糖分,素有“岭南佳果、夏令**”之称。1986年在广东省水果品评会上荣获“名优品种”称号,1987年,被评为广东省**优稀水果之一,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。2010年4月1日,翁源三华李获韶关一个水果出境认证走出**。翁源三华李久负盛名,是广东省**产品、地理标志产品、**。
三华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、坝仔镇、江尾镇等3个镇现辖行政区域。
翁源除了九仙桃,还有另一种桃子也深得人们的喜爱,那就是鹰嘴蜜桃,正如它的名字一样,其果肉就像蜜一般甜,甜蜜的味道,令人念念不忘......翁源的鹰嘴蜜桃主要分布在龙仙镇李洞村、石背村以及青云村,它的形状十分可爱,桃形尾部像鹰嘴一样勾勾的,顾名思义 “鹰嘴蜜桃”。九仙桃和鹰嘴桃各有特点,九仙桃桃形比较大个,肉质爽脆,肉核分离,但蜜味相对鹰嘴桃稍差;翁源鹰嘴桃和连平鹰嘴桃同属一家。鹰嘴桃肉核不分离,蜜味很浓,清甜可口,肉质却比九仙桃稍欠爽脆。
韶关三华李苗-韶关翁源三华李苗
韶关三华李苗场,位于著称“中国三华李之乡”的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;专业从事三华李苗的培育和果的种植。欢迎广大朋友来电洽谈或者上门采摘,
华李原产于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村,清嘉庆《翁源志》、《韶州府志》、《辞海》均有记载。每年初春开花挂果,“夏至”前后成熟。三华李果大、肉厚、无渣、核小、具有清甜、爽脆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气味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适量的糖分,素有“岭南佳果、夏令**”之称。1986年在广东省水果品评会上荣获“名优品种”称号,1987年,被评为广东省**优稀水果之一,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。今年,三华李被韶关市质监局批准为出口产品,同时经中国**发展中心审核,符合**a级标准,被认定为**a级产品,许可使用**标志。 三华李品种很多,以鸡麻李和蜜李风味较佳。三华李在芒种、夏至成熟,是城市的淡季水果。它的特点是果大、肉厚、无渣、核小、清甜爽口、有香味。1987年,三华李被评为广东省**优稀水果之一 ,每年的6月下旬有"中国翁源三华李节"。( 韶关) 2010年4月1日,翁源三华李获韶关一个水果出境认证走出**。翁源三华李久负盛名,是广东省**产品、地理标志产品、**。 三华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翁源县龙仙镇、坝仔镇、江尾镇等3个镇现辖行政区域。